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0)
图书(10)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其他民族 (24)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10)
山地民族艺术 (5)
山地民族服饰 (5)
山地民族建筑 (4)
山地民族民俗 (3)
按年份分组
2015(50)
2009(1)
按来源分组
-1(51)
对汉纳文化融合和纳西族体育文化的探讨
作者:和亚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纳西族体育文化  汉纳文化  历史进程  融合 
描述:纳西族是长期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自明代以来加强了和汉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文章首先对汉纳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系统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汉民族体育文化对纳西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神秘的凉山彝族服饰
作者:张奇新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服饰文化  四川西部  审美观念  历史进程  少数民族  民族服饰  凉山彝族 
描述:彝旗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凉山彝族主要集居于四川西部大小凉山一带。他们在千百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其固有的服饰习俗和独特的衣着审美观念,并以独有聪明才智创造了神秘而绚丽的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服饰的瑰宝之一。[编者按]
略述元代土司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幹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政权  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地区  宣抚司  土司制度  历史进程  行中书省  民族关系  总管府  云南 
描述: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上,土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对地方政权和民族关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元代土司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提点不成熟的意见,敬请同志们指正。
简论普米族民歌
作者:殷海涛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坪  普米族  民歌  历史进程  四川  木里  文化艺术  云南省  民间文化  盐源 
描述: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宁蒗、兰坪、丽江、永胜等地。相邻的四川木里、盐源等境内也有众多的普米人居住。普米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民间文化艺术,尤其是民歌,在人们古今的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是普米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探析
作者:杜显雷 张体珍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老司  物质文化遗产  土王  打镏子  历史进程  牛王节  六月六  傩堂戏  赶年  手舞 
描述:一、遗产现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沿河土家民族与苗、汉等民族密切交往,巴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交融,使土家民俗发生了很大改变,而过赶年、牛王节、六月六等节庆,祭祀土王、敬奉祖先、笃信土老司等习俗,傩堂戏、摆手舞等文艺,挑花刺绣、木石雕刻、竹藤编织等工艺,依然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特征。
生存与禁忌―独龙族的火文化
作者:张云辉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独龙族  人类文明  肯尼亚  禁忌  人类社会  火文化  历史进程  旧石器时代 
描述: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火与人类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工取火始于何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用火。目前,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有40块烧过的粘土小碎块,距今约140万年。
从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看其丧葬习俗
作者:霍海霞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手刨  细绳  出魂  送魂  桦皮  历史进程  清中叶  烟荷包  万物有灵  丧葬习俗 
描述: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
土族盘绣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民族文化  妇女  历史进程  土族  民族特色  标志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  民族刺绣 
描述:土族妇女擅长刺绣,盘绣是其刺绣艺术的经典之作,已成为土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象征民族文化的标志。盘绣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刺绣的艺术绣技,做工精细。它伴随着土族漫长的历史进程,吸收和借鉴了其他
阿昌族户撒刀
作者:李淳信 李锐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阿昌族  陇川县  历史进程  手工业  民族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 
描述:阿昌族户撒刀
浅谈土家族傩堂戏
作者:柯琳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形式  德江县  娱乐性  社会生产发展  历史进程  土家族  表演  傩堂戏  宗教仪式  歌舞 
描述:式到综合性歌舞表演乡从仅用锣、鼓、钵、钹的伴奏以及表演中穿插许多拳术动作等,可见宗教与娱乐、民俗与歌舞紧密结合,兼收并容。它的形成与古时冲傩活动确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傩,又称大傩,据文献记载,殷商时期已经出现,周秦时期一直延续和发展,是春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驱鬼疫的宗教仪式。据《周礼·夏宫》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后汉书·礼仪志》的《大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