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3)
按栏目分组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18)
山地民族艺术 (7)
山地民族建筑 (4)
山地民族民俗 (3)
山地民族服饰 (1)
按年份分组
2015(33)
按来源分组
-1(33)
布依族查白歌节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历  山猫  殉情  白场  节时  比翼双飞  民间故事  口传  贵州  布依族 
描述:云歌仙。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忠贞的夫妇,就将查郎和白妹的姓连在一起,把虎场坝改名为"查白场",将六月二十一日定为"查白歌节"。查白歌节时,男女老少汇集查白
铜仁德江傩堂戏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结构紧凑  文戏  巫师  朴实自然  傩坛  剧种  民间小戏  节奏  傩堂戏 
描述: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其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用当地土语唱出,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民众喜爱。傩堂戏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没有文戏伴奏,只有武戏配
铜仁德江傩堂戏(二)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不灭  祭祖  原始人  万物有灵    祖先  傩堂戏  仁德 
描述:傩堂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那时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认为“灵魂不灭”,祖先死后其魂魄便脱离躯壳而存在,为了使子孙得到祖先保佑,便对祖先“亡灵”进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凤凰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
地戏的历史源流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假面  保存  史料记载  嘉靖  内聚力  安顺  徽州  江南农村  屯堡人  历史源流 
描述: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里的"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抬汪公时地戏队参与活动应是一脉相承。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
地戏的演出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谱  编辑  地道  演员  演出  村寨  表演  明王朝  祖先  农民 
描述: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从他们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只能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
屯堡文化经典:地戏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省  文化内涵  经典  民间戏曲  跳神  屯堡人  屯堡文化  统计  艺术个性  区域 
描述: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贵州省约有370多堂。
布依族地戏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戏  贵州省  战争题材  明代  演出时间  跳神  汉族  布依族 
描述:神。这种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开箱、
彝族打跳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娱性  芦笙舞  打歌  彝族  左脚舞  舞蹈  群众性 
描述:先跺脚、三跺脚、
侗族舞蹈:鼓楼抢鸡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娘  侗族地区  婚姻习俗  贵州省  鼓楼  舞蹈  鸡肉  从江县 
描述:在贵州省南部侗族地区从江县干团一带,现在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特殊婚俗——鼓楼抢鸡。干团一带婚姻习俗与六洞其它侗寨一样,大致要经过问亲、订亲、送礼、接亲、回门、落家等几个过程。凡是年前接亲的新娘,回门时间均订在农历正月初二。
贵州民族特色建筑:黎平地坪风雨桥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杉木  贵州省  黎平  桥板  桥廊  桥楼  风雨桥  民族特色  榫连接  四角 
描述: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杉木大梁上平铺杉木桥板,二十多排圆柱,用枋木交织,压排穿榫连接成一体,形成长廊,桥廊两侧设1米高的梳齿栏杆。桥上建三座桥楼,中楼形似鼓楼,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两端桥楼为三重檐四角歇山顶,桥廊屋脊上泥塑熬鱼、双龙抢宝、双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