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7)
图书(40)
会议论文(7)
报纸(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73)
山地民族文化 (12)
其他民族 (6)
山地民族建筑 (6)
山地民族民俗 (6)
山地民族服饰 (1)
按年份分组
2015(98)
2011(1)
2010(2)
2008(1)
2007(2)
2006(1)
2003(1)
2000(1)
1988(1)
按来源分组
-1(108)
侗乡梨园碑
作者:李怀荪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唱形式  侗戏  通道侗族自治县  辰河高腔  侗乡  辰河戏  弋阳  韩湘子  戏曲服装  目连 
描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有一个叫朗的侗家村寨,寨子的鼓楼里立有三块当地侗胞捐资购置戏曲服装的石碑,当地人称“梨园碑”。梨园碑简介同治十三年碑据当地老人介绍,同治十一年(1872),朗侗胞为了学习辰河高腔,从邻寨泸溪,请来一位艺名“韩湘子”的侗族艺人到寨里传艺,并组建子弟班,演唱辰河高腔。于是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
作者:刘恒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形式  相结合  中国戏剧  表演特征  衍变发展  少数民族  土家族  面具文化  活化石  民间 
描述:傩(nuo)戏,又称傩愿戏、傩堂戏,是一种流传于土家、苗、、壮、侗、水、京、布依、仡佬、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民间剧种。傩戏是在远古先民酬神还愿仪式,祭祖活动的原始歌舞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它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因其粗犷、古
铜仁德江傩堂戏
作者:阿土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结构紧凑  文戏  巫师  朴实自然  傩坛  剧种  民间小戏  节奏  傩堂戏 
描述: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其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用当地土语唱出,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民众喜爱。傩堂戏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没有文戏伴奏,只有武戏配
戴面具狂舞的“神灵”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可分为喃神咒祭师公与神灵对话的音调、念经诵神腔、韵唱曲、歌舞曲等四种。还愿仪式中有十多场傩舞,如王拣花踏桥、鲁仙架桥、穿针舞、花林仙官送银花、万岁娘娘送金花、雷王坐殿、家仙贺筵等。傩戏主要有“土地配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