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
报纸(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山地民族艺术 (18)
山地民族民俗 (1)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1)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01(1)
按来源分组
-1(20)
安顺地戏
作者:帅学剑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简介  安顺地区  傩戏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安顺屯堡和屯堡人、安顺地戏之源流、安顺地戏的分布及风格特征、安顺地戏表演中的祭祀仪式、安顺地戏赴外村演出的全套规仪等。
地戏面具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佩戴  面具  春节期间  安顺地区 
描述: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农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时节的演出称作“跳米花神”,时间为5天,目的在于祭奠先人,祈求丰收。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
地戏面具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戏  面具  春节期间  安顺地区  演出  戏台 
描述: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
古老神秘的贵州安顺地戏
作者:饶锐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戏  春节期间  安顺地区  贵州  社会历史  人民 
描述:地戏在贵州的安顺地区广为流传。一般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另一次在7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安顺人演出地戏,既是为了休息娱乐,也是为了敬神祭祀,驱邪纳吉,除此之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安顺续修府志》载:“黔中人民多来自外省,
涉《千里走单骑》影片中安顺地戏案的法律探讨
作者:李雨峰 刘媛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署名权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贵州省  作权法  安顺地区  体育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顺市  上诉人  作权保护 
描述: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是流行于我国贵州省安顺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剧。2006年6月,国
来自远山的奇特艺术——观贵州地戏
作者:朱秋华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贵州省  古代军队  安顺地区  演出  安顺市  理论探讨  活化石  屯田制  中国戏曲 
描述:璋用兵云贵,实行征剿和安抚并举的政策,大力推行屯田制度,让屯军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这支征南大军多为江苏、安徽、江西等江南籍人氏,他们有着“离乡不离腔”的习俗,因而便将军队祭祀的傩仪带到了安顺一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地戏。故而贵州的同志称他们为地戏之流,而源却出自江南。因
村寨的立夏地戏
作者:雷高林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戏  贵州省  农作物  安顺地区  立夏  村寨  生活规律  农村 
描述:贵州省安顺地区的农村,每年的立夏时节都要在山坡平地上跳地戏。为什么村里立夏时节要跳地戏呢?这和农民的生活规律息息相关。农村有句谚语:春分早,谷雨迟,清明播种立夏来,麦苗成长正当时。农作物在立夏后
安顺的村寨地戏
作者:雷高林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戏  文化生活  春节期间  安顺地区  《封神演义》  村寨  《三国》  演出 
描述:仰戴在头顶,脸罩黑纱——据说这是为了不挡住嘴巴,好让唱声传出去,同时也方便观众站在高处往下观看。
村寨地戏情
作者:雷高林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旅生活  地戏  原汁原味  文化生活  春节期间  安顺地区  演出时间  村寨 
描述:贵州安顺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特别丰富,其中,地戏是一绝。地戏是古人为排遣单调的军旅生活而在大明帝国军中广为流行的娱乐。在安顺的当地、马场、夏云等地的村寨,都会看见原汁原味的地戏演出。一般固定的演出时间有两次,一次是在七月半谷子开始结穗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
安顺地戏面具及三位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闫振强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民间艺人  雕刻  民间美术  生活方式  技艺  面具艺术  安顺地区  代表性  制作 
描述:队便分散到各地开垦土地,自己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明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设置卫、哨、所、岗,大量屯军和屯田,使军队和当地百姓共同生活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屯、堡"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