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其他民族 (2)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2)
按年份分组
2015(4)
按来源分组
-1(4)
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苗族史诗《亚鲁王》田野调查札记
作者:吴正彪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亚鲁王》  田野调查  民族身份认同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护意识。
佤族中小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母语保持状况调查
作者:李晓 冯智文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佤族中小学生  民族身份认同  母语保持 
描述:基于语言、文化等因素,本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了442名佤族中小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母语保持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佤族中小学生对自身民族身份认同度较高,母语在家庭环境中保持较好,但在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汉语使用率较高,母语流失情况比较明显。
布朗族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母语保持状况调查
作者:李晓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布朗族青少年  民族身份认同  母语保持 
描述:从对220名布朗族青少年民族身份认同和母语使用的问卷调查来看,绝大多数布朗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其母语在家庭这个语用场所有一定程度的保持,但母语流失现象已经存在,特别是在学校这个语用场所,母语流失的情况非常明显。
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
作者:杜芳娟 陈晓亮 朱竑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认同  文化重构  仡佬族  民族身份认同  仡佬之源 
描述:精英为将务川树立为仡佬族族群的中心,重构了“九天天主”及其祭祖仪式和场所,地方意义由此发生了改变,‘小塘石笋’由自然景观变为仡佬族族群的文化中心景观。“仡佬之源”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虽扩大了仡佬族的知名度,提升了地方影响力,但祭祀活动却呈现出精英的“台上”认同与民众“台下”认同的对立。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当地仡佬族模糊的身份记忆以及仡佬族作为散居族群的文化多元性所致。在仡佬族祭祖的文化实践中,精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力影响和重构了地方身份认同,而地方的民族身份认同又影响地方意义的重构。文章指出,没有民众的“自下而上”支持,悬置于族群之上的官方主导的文化重构实践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研究对完善地方感研究中主体性缺失及地方与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