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9)
图书(71)
学位论文(33)
报纸(14)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山地民族民俗 (92)
其他民族 (70)
山地民族建筑 (57)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44)
山地民族服饰 (15)
山地民族艺术 (9)
山地民族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5(238)
2014(11)
2013(10)
2012(6)
2010(2)
2009(9)
2008(2)
2007(2)
2004(2)
2001(1)
按来源分组
-1(291)
龙脊梯田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梯田十大景观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农业部  国美  龙胜各族自治县  龙脊梯田  十大  景观 
描述:近日,农业部公布了中国美丽田园名单.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获评“中国美丽田园”梯田十大景观之一。据悉,龙脊梯田也成为我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景观
农耕文化景观与传统人居环境
作者:刘沛林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科举  古村落  人居环境  农耕文化  景观 
描述:农耕文化景观与传统人居环境
皇都普修桥景观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方山区  通道侗族自治县  建筑布局  吊脚楼  侗寨  风雨桥  普修  景观 
描述: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寨距离县城10公里.由头寨、尾寨、盘寨和新寨组成。侗寨结构具有典型侗族风格.鼓楼、寨门、凉亭、古井、风雨桥、萨岁坛、芦笙场、吊脚楼民居、重阳楼、石板路等一应俱全。侗寨建筑布局属于典型的山麓型.即依山傍水型杆栏式吊脚楼.以适应南方山区气候湿润、多蚊虫的特点。
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
作者:许再富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地方文化  傣族  民族志 
描述: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滇南,与缅甸、老挝接壤,邻近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傣族是该地区的主体民族,而且跨国境而居。在近代,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有多种表述。此外,本书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雨林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进行了讨论。
基于GIS技术的竹子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作者:刘彦杰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IS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格局变迁  竹子湖  景观指数  景观 
描述:基于GIS技术的竹子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生态文化  生态观  傣族 
描述:雨林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共生的,互相依存,一环一环交织出生活和生命的传承。傣族人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历史上形成“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荆、素生态观,形成特有的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简称“雨林文化”。
洞宫山北坡:华东规模最大的梯田景观
作者:老米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坡  海拔  华东  云和县  丘陵  垂直高度  梯田  景观 
描述:龙泉溪流经的云和县多丘陵、少平地,海拔超过千米的山有100余座。因此,当地先民从唐代开始,就费尽辛苦地在山中开辟梯田。其中,规模最大的梯田群位于云和县崇头镇,从海拔200米的丘陵一直攀升至1400米的高坡,垂直高度超过1200米,层数最多的一块梯田有1000多层,山间柔美的线条像行云流水一般。
“种田地”转向“卖风景”:浙南山村创意产业令小舟山梯田呈新景观
作者:刘鸿毅 刘征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舟山  浙南  风景  山村  梯田  种田  创意产业  景观 
描述:去年荣登农业部评选公布的“中国美丽田园”梯田十大景观之列,且在今年3月中旬北京举行的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上,再次以创意转活农村经济(油菜花创意种植)获得金奖.
梯田与旅游
作者:Geoffrey Wall 孙业红 吴平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可持续发展  梯田农业  世界遗产文化  景观 
描述: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梯田旅游最终还需依赖他们的农事活动和其他文化表现。
梯田与旅游:探索梯田可持续旅游发展路径
作者:Geoffrey Wall 孙业红 吴平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可持续发展  梯田农业  世界遗产文化  景观 
描述: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梯田旅游最终还需依赖他们的农事活动和其他文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