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69)
报纸(328)
图书(116)
会议论文(28)
学位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山地民族建筑 (649)
其他民族 (209)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208)
山地民族服饰 (182)
山地民族艺术 (70)
山地民族民俗 (42)
山地民族文化 (8)
按年份分组
2015(1032)
2014(58)
2013(84)
2012(64)
2011(46)
2010(34)
2009(14)
2006(5)
2005(4)
2000(3)
按来源分组
-1(1368)
凤凰城——美到你心醉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 黄丝古城 黄丝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古城开有三个城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高大城楼,三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覆盖以
戴面具狂舞的“神灵”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可分为喃神咒祭师公与神灵对话的音调、念经诵神腔、韵唱曲、歌舞曲等四种。还愿仪式中有十多场傩舞,如瑶王拣花踏、鲁仙架桥、穿针舞、花林仙官送银花、万岁娘娘送金花、雷王坐殿、家仙贺筵等。傩戏主要有“土地配三娘
永仁 川滇旅游环线上的新亮点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苴却砚因永仁县古地名苴却而得名,以其细润适用著称,以石品、纹眼、色泽丰富见长,集中国四大名砚一一端砚之石眼,歙砚之标,澄泥砚之细,洮砚之纹的特点于一体。具有1 300多年悠久民族文化底蕴的永仁中和直苴
去黔东南一个叫高增的侗寨
作者:黄恩鹏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菊花  都柳江  闪烁  油菜花  民歌  月亮  雷公山  香茅草  心灵  小蜜蜂 
描述:民歌火把的人啊,与山菊花的魂和香茅草的魄燃在了一起。 2踏上了这块土地,看太阳的火狐在树影里闪烁。闪烁。像陌生的瞬变时光,在清纯的思念里延伸。岁月苍茫的枝上,坠满了风的笛音、雨的铃声。现在,我刚刚用左脸亲过巴拉河,又用右脸亲着都柳江。江岸绿啊,绿如往事;江水清啊,清如古韵。 都柳江,你用一种大慈,一次次把我的梦想提到了高处。 这一条清澈的江.是雷公山和月亮山的小女儿。绚丽。多情。俊秀。 我凌空濒水,看水挤着水,听水洗着阳光的金子,望水穿过二月绝唱,深入民间的酒神和粮,提一盏油菜花灯盏,把心灵的福音祷唱。 ……都柳江啊,在两座大山之间,是一块剖开的巨石中露出的美玉! 3晨光醒了,传说中的黔东南在清纯中更加清纯。现在,山菊花手拉手奔跑,小仙子的衣衫沾满了露水和花粉。我在临近寨子的路上驻足。蜜蜂引路,蝴蝶牵手,把我带到一株株大榕树下。 这一株株体态丰腴的树,它们一生到底生养了多少代子孙?硕大的根脉延伸着,追忆大地的时光。它们在这块土地上默默活着,生命卑微,灵魂高贵。 手抚一树老枝读前世记忆。浴在晨光里的身体.生出了一片片绿叶。 丢弃心灵的迷茫,春天的后面还是春天。无论我走了多久.我都会像一株树,最后植根于山坳的某一处,和鸟儿们栖息在一起。 4二月里,有多少翠玉被春风析出?有多少籁响被织在无边的疏雨里? 我在一种梦幻的期待里独行。似一枚花籽,果实晶透、发亮。我在一种安慰的寻找中独行。乘一滴清露,划过了江面上一脉明亮的水痕,潜向大地深处。 那些慢慢归家的老牛哦,多像我少年笛曲里,驮驾春光的那一头。 江边。一只木舟旧陶一样横陈,它的身旁,伴着花香和树影。对岸,谁的情歌在阳光下一下一下闪烁,让一个心怀怅然的人,独自走远? 5鼓楼,花桥,吊脚楼。水塘。一座座禾仓。一排排禾晾。我走进了古典的黔东南。清雨和轻风,油菜花光和月光,鸟鸣和炊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散步。 还有巾国西部最纯粹的民歌,似树上的果子,随手就能摘到。 牛腿琴和琵琶响起。 打着花伞的女人走过来,这拦路酒呀,一定要喝下去!我看见一位羞涩的小新娘,脸儿红红,眼儿媚媚,步子款款,身子软软,躲在女人们的身后……我的小姐姐哦,你用青春芳香的刀锋.将我迟到的心无情地割伤! 6炊烟升起了。柔软了一野清香和一朵花的火焰。这是吴家的香猪肉和杨家的酸汤鱼,再打来一壶糯米酒,那味儿,真美! 雨停了。风的纤指还在搓揉着脸。午饭后,我走向山下的一片田野。顷刻,我也成了水田里的一株稻禾,被一大片金光熠熠的油菜花,柔柔地照亮。 那金色的光泽,让我像一只小蜜蜂迷失了回家的路径。 别急。瞧:那一边,是谁家的小白狗儿,颤颤巅巅地,跑来领我? 7这里的山路,不通大都市的大道,我却爱走,一步,百步,五千步;这里的侗歌,不是超女快女,我却爱听,一人唱,百人唱,一万人唱。 我带着男声部里的果甜、女声部里的花香,一步一步,跋山涉水。高山与流水,这两朵花儿,我嗅着,爱着,怀抱着,不知今夕何夕。 我看见一只只白鹭,倾心于黔东南民歌的辽远意境。我要飘啊,落在一朵云上,和雨一起缠绵:我要飞啊,像百年前一滴雨水一样飞着。 8这里没有滚元亮,没有被世俗打造的木偶。 这里有香茅草一样的孟媛和杨秀玉,油菜花一样的吴秀莹和吴玉荣。四只小小黄嘴儿山雀唱着、跳着,在大山的掌心;四只小蜜蜂飞着、舞着,在自然的花心。 阳光落在溪水里,歌声落在溪水里。 我像一位音乐的盲人,不知所措地,嗅闻着乡村里民歌的清香。 我走在田埂上.随时都会被一缕侗歌的清凌凌的调子,紧紧缠住。 9风吹花蕾,雨润果实。 我听见了,那大片大片哔剥裂开抽芽的声音;我看见了,一股鸟鸣的清香在林中闲走,带着闪光的民俗;我找到了,一些小闪电蕴藏的山岭;我觅到了,一个梦想的朴素色调。 像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像河水找到一条流淌细石和蒹葭的河道。 一滴露,圆融一片天空,让我的双翅透明。 我看见了干净的光,贴近花儿盛开的方向,沿着节气的清风,顺农事的细雨,缓缓吹来,滴滴洒下。 10这就是我在黔东南到达的又一个美丽的地方——高增。 它的上寨,下寨,坝寨,寨寨都有我的乡亲! 我啊,一位飞在天地间的鸟儿,把黔东南所有的山,飞成了灰背隼高飞的弧线。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织布。染靛。打草。吃牯藏。拜萨玛。抢花炮。唱酒歌……劳动的梦想,被一只天真的绿翅鸫带向了高天的高远。 这是我前定的桃花啊,这是我前生的缘,总会让我在一种痴情的行走里.被一种柔媚和一种感动,静静照亮。 11入夜,那些清修了一天的星星在夜鸟的飞翔里,缀成了银光闪闪的花房。 鼓楼那边的广场上,侗戏开始了。 篝火闪亮。歌声闪亮。笑语闪亮。我静静地看,迷迷地听,默默地想。 不知何时,一只小山羊,从温软如雪的月光深处走来,偎在我身旁,它身上,沾满了天堂里的幽幽花香、绵绵草甜。 我看见,一台戏,从一千年前,从一千年后,悠长悠长地开始。 12夜已深,有几粒星,躲进鼓楼休息。 我看见月亮仙子扬洒的稻粒在水田里发芽。这月亮仙子,都柳江已给她洗过了脸。月影里,她以纯美如玉的普照,给大地一片静,一片慈和一片爱。 哦,我要等待牛儿入睡之后,去山根那儿的河边上拾一些月亮银子。 蝉已歇息,风柔柔地吹。 我坐树下,听空中流荡着的微微水雾。听树叶上露珠凝结的轻响,这月光之叶呀,我与它,挨得那么近! 13高增,地图上也难查到的小寨子,是我的积满尘土的身子歇脚的地方。 这里的人民清苦,却没有名利的角逐。多年来我仍记着它。它像我热爱的每一个村寨一样令我难忘,像我热爱的每一座高山一样令我留恋。 光阴的水,在石槽里流,在巴拉河里流,在都柳江里流。我的情思随一条江水一起流,流进黔东南民俗内部,流进侗族大歌内部,在多音部的树枝上,旺盛地分蘖、绽蕾、开花、结实。 14风不会老去.雨不会老去。心中只要有绿色,梦想就不会老去。 我是一缕风、一滴雨,搭一片小小树叶的音弦,附在一只栗头雀鹛或一只珠颈斑鸠的翅上.不停地飞。 俊美的大地.我的诗句,在风里迈开r步子.在雨中张开了翅膀。 青山在侧.桑田在侧。头上的星星就是美玉.与我的骨血,一起游走! 我望见我的心灵之莲,从泥污中脱胎换骨.挣大劲力冲出水面.在黔东
勐腊傣族的文身密码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在审美上更加接近孔雀绚丽多彩的特点,大胆展示出傣族女性亭亭玉立的身姿。对于佛和鬼神的祭祀活动——赕 生活在勐腊的傣族人,坚信人有来生的说法。在他们看来,今生的好日子
发现 DISCOVERY 探秘城子村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界文化遗产的一、二、三、四、五条标准…… 以《绿史中将》一书传颂了张冲将军传奇一生而驰名省内外的云南本土作家杨永明考察了这个村子,并查阅了许多资料、史志后得出结论认为:城子村,就是一千年前曾经存在的“古滇自杞国”的遗迹…… “古滇自杞国”的来历。 自杞国,是古滇时代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家。而历史书籍中记载很少,在正史中也看不到,唯一稀少的记载史在“大理国”时期。古滇37部中的“于矢部”统一了贵州南部地区,号称“罗殿国”。而在现今的弥勒、泸西这一地区的“些么徒蛮后裔”统一了北到呈贡,东到贵州兴义、云南罗平,南到开远北部和文山邱北地区,西到江川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以弥勒、泸西为中心的“自杞国”,从而在云贵地区形成了以“大理国”、“罗殿国”、“自杞国”三足鼎立的局面。“自杞国”的历史与宋朝同时消亡。公元1253年,蒙古军队打到云南,占领了滇东南地区,“自杞国”便归顺了元朝。据《云南志》卷七记载:“至元中,弥勒部仍以本部为千户把总,继续领吉输、哀恶、步龙、阿欲四千户。” 一个充满神秘诱惑色彩的古老城堡 汽车驶出泸西县城后,便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向距县城25公里的城子村奔驰而去。时值金秋,车外的景色相当迷人,那在田野里进行秋收的老农,山坡上放牧的彝族少女,还有那悬挂在农家屋檐下的一串串金黄的苞谷和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金秋美景…… 车到城子村时正是旭日东升之际,我们爬到村子西边凤凰山脚下的一个山包上,放眼望去,一个有600多幢土掌房的古村落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被称为“古滇自杞国”遗址的城子村。 城子村背山面水,屹立于飞凤山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土黄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遥遥相望清涧翠谷、漪澜涟涟、鱼跃虾戏;坡头屋后,白云浮蓝天、峰峦迭障、草林葱茏、风光旖旎、景色诱人。城子村的民居依山顺势,成梯级向上,大多数房屋屋顶相接,形成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一千多间土库房首尾相连,与山坡隔为一体,不可分割。这里的土掌房依山势而建成,用泥土铺成平顶,层层叠叠,上下相通,左右相连,集中成片。特别是其中竟有24户人家的屋顶相连,几乎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最具特色的是一家的屋顶,便是另一家的晒场;由下层层而上,直到山顶,有的竟达到了17台:远远望去,那层层叠叠,自下而上的土掌房不但恰似一台台长长的台阶,又恰似一个个堆叠整齐的蜜蜂住房;金秋时节,村民们在屋顶堆起的那一个个粮食垛,恰似一个个戒备森严的碉堡,整个村子就好似一个充满神秘、诱惑色彩的古老城堡……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600多幢土掌房层层叠叠 我们沿着城子村旧时的护城河走进城子村.准备去探访城子村的秘密和人文地理的底蕴。 城子村背依高山,且山势蜿蜒曲折,是为来龙;中大河流经村头,并在村头弯作环形;飞凤坡前地势平坦、宽阔,是为明堂宽大。中大河进村方向地形开阔,是为天门开,财气顺水而来,而水流出村方向则两山夹一谷,地形狭窄,是为地户闭,锁紧财气流出。站在村后山向下俯视,可见村前有朝山、案山,且案山作三台之形,左右分布日、月二山,左青龙属木,右白虎属金,上朱雀属火,下玄武属水。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完整。综上所述,城子村在遗址与建设上多处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说,是传统风水学说指导村寨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这些土库房在云南省哀牢山区被称为“土掌房”,但这里的土库房与其他地方的土掌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集中连片、依山而建、户户可通、家家相连。不少人家的屋顶就是上面一户人家的平台和晾晒谷物的场院。村中大多为三间两耳下八户土平房,无论是一层或两层,院落中间都留出一个5至6平方米的天窗,一是为通风透光,二是为上房顶行走方便,天井中立一架木梯,上房顶即可到其他人家。由于上下有木梯相通,户户有平台相连,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从平台进入另一户人家,直至走通全村人家,因而整个村子曲径通达,宛若迷宫。 城子村的这种罕见的土掌房是以当地的木质坚硬、耐水防腐性很强的树干和粘性很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房屋周围以木材相围或夯土作墙,屋顶上铺上劈柴、木棒、松针和粘土摊平后用木棒捶实,便成了土掌房了。这种土掌房的特点,一是冬暖夏凉,因为城子村地处低海拔峡谷地带,一进入夏季便燥热难当,而到了冬季又非常寒冷,但住在这种土掌房里,则是冬无寒冷,夏无炽热。二是防火甚佳。这种房屋因后墙是山,两侧是土包柱,顶上为土压木,就是偶有失火,也不会殃及四邻,故此城子村几百年来都没有失火的记载;三是建盖这种土掌房最大的好处是节约土地。村民们建房时依山势而建,左右上下相连,合理地利用,创造了空间,故而占地很少,不然,仅飞凤坡上那仅有的60多亩土地竟然住了400多户人家。我们在惊叹这个奇妙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村民们的这种聪明才智。 然而,城子村的土掌房又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因为,它是集彝、汉文化风格为一体的完美古建筑。即外观上是彝族的建筑风格,而层构和内部的结构却是汉族的风格。我们在村子里一座叫“将军第”的院子里看到,这座全村规模最大的房屋大门为木架结构的八角飞檐形,院子里为四合院结构,共有正房三层,左右厢房两层,那些雕刻在门楣、窗户、柱子上的龙、凤做工精细、雕刻精致、结构缜密,极具汉族的建筑风格。这种彝、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着明、清两代对云南的土司制度“改土归流”政策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融合。 据《泸西县志》记载:现今居住在永宁乡一带的彝族多是从金沙江流域迁徙而来,而城子村一带古时是彝族白勺部的聚居区。 城子村原本是一座城。早在明代成化年间,彝族先民就在这里开荒种地、起房盖屋。清代改土归流时,当时统治丘北、弥勒、泸西一带的彝族土司知府从中枢镇(今泸西县城)搬到城子村,土司知府昂贵的衙门就建在山顶上,威震四方。那时,城子盛极一时,山脚有高耸的城墙,城墙下有护城河,护城河上有吊桥,东城门楼上建有炮位和枪眼,由土司府的兵丁把守。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飞凤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城中住户达1200多户,至今已500余年。在昂土司鼎盛的年代,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铺相接,后毁于兵火。城子村现存历史最长的房屋为小龙树山顶的二十四家人。据现居的房内的一位老人说此房建于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余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顺等高线于同一水平面上,样式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无院落无窗子,房屋围护结构均为泥土夯制。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的发展由山顶逐渐向下及向北发展,建立了中营民居组团。建筑样式也随着汉文化建造技术的进入而发生了改变,房屋逐渐变成了“一颗印”样式即一正房、二耳房、一照壁,内院即为天井,以利于采光,靠内院一侧墙,采用木质墙且开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但这些房屋屋顶依旧相连成一个一体的平台,还保持着彝族土筑民居的特色。随后,发展建立了小营民居组团,此时的民居开始出现汉式门头及坡顶建筑,门头下方斗拱等建筑构件齐全、完整,已深得汉式建筑的精髓。在村子里,清朝初年曾被朝廷授予”锐勇巴图鲁”衔的”将军弟”李家大院,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土库房,雕龙画凤,工艺精美。 城子村因自然及历史的发展,完整而真实的保存了不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过程,为民居建筑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时光如流,转眼间城子村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在大山里面已经默默无闻地隐藏了一代又一代,直到有一天几个爱好摄影的年轻人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奇迹后,城子村这个古老的城堡才被世人重新认识。 城子村古民居被发现的消息传开后,古建筑专家纷至沓来,当他们看到城子村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后,纷纷感叹着:“假若现在这里受到外敌的侵袭,村民们可攻可守,进退自如,外敌休想占到便宜。” 我大大地伸了个懒腰,闭上眼睛就感觉这微微的山风就这样扑了过来。我看这里的人都是做神仙的感觉,一个个要是串门的话,都可以平步青云的,不像在城市里,去朋友家要换一两小时的车,再爬上高高的楼梯,才算到了人家。你看这里,要是从村西头到村东头去串门,非要走过所有的人家才算甘心。 一片片房项连在一起,看起来却是壮观得很,在
梅帅元:奏起山水营销的狂想曲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您为什么选择把《新刘海砍樵》推向世界? 梅帅元:同受过湖湘文化浸润的我和谭盾,对《刘海砍樵》这个古老流传的故事自小耳熟能详。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中,狐充满着仙气、鬼气、妖气,这与天门山常年云雾
神秘湘西之旅的核心-原始宗教文化
作者:田小雨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及故土家园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包含着苗族历史与文化的诸多意象原型,这都是一种民族信仰和崇拜的自然的具体表现。 在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中享有盛名的土家织锦,是充分反映土家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的艺术